无锡惠山区2024年春学期初中期中质量监测试卷初二语文
2024.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
2.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 岁月缄默,惟石能言;薪火相传,方能永存。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一代代华夏儿女的努力下得以一脉相承。历史因铭记而不衰,文明因传承而不灭,纵观世界各国文明,为何只有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历久mí( )新?正是“弦歌不辍,薪火相传”让中国yì( )立于世界文明之林。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气度、性情与智慧,书写在笔墨丹青之中,yùn( )藏在典籍辞章之间,凝结在器物技艺之上,rónɡ( )汇成生生不息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1)给加点字注音。
缄默(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历久mí______新 yì立______ yùn______藏 rónɡ______汇
(3)根据“承”字意义的演变图,为“传承”的“承”选择正确的解释。( )
- 根据课文默写。
中华文脉,源远流长,让我们走进诗文,传承经典,与时光作伴,听世纪回响。看一看,“芳草鲜美,①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优美春景;赞一赞,“气蒸云梦泽,②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壮丽风光;听一听,“微君之故,③___________”(《诗经·邶风·式微》)的低声控诉;品一品,“求之不得,④______________”(《诗经·周南·关雎》)的绵绵深情;学一学,“⑤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乐观心境。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无锡留青竹刻是一项古老而独特的手工艺术,以其精湛的雕刻技巧和优雅的设计,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无锡留青竹刻的题材丰富多样, 。
留青竹刻,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刀刃与青竹摩擦碰撞,洒落丝丝碎屑,指尖微动,优美的线条,就被永远留在了上面。竹子,渐渐失去了朴素笔直的外表,展现出了( )的美丽,一件艺术品,就在竹刻艺人手中诞生了。
- 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同的作品通过细致的刻画和精湛的技艺
②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致敬和传承
③既有山水田园、花鸟虫鱼等传统的中国画题材
④展现出无锡人民尊崇自然、崇尚和谐 生活态度
⑤也有民俗风情、历史典故等题材
- ②①④③⑤ B. ④③⑤①② C. ③⑤②④① D. ③⑤①④②
- 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括号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惊心动魄 B. 目空一切 C. 销声匿迹
- 仿写小诗。
微雕·核舟
我是一艘小小的船
载着江间的清风与明月
在桃核上搁浅
竹刻·青莲
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答案】(1)jiān
(2) ①. 弥 ②. 屹 ③. 蕴 ④. 融
(3)C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缄默(jiān mò):闭口不说话.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历久弥新(lì jiǔ mí xīn):经历了很长时间,不但没有衰败、陈旧,反而更有生机。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也指事物很有生命力。
屹立(yì lì):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蕴藏(yùn cáng):在内部蓄积。
融汇(róng huì):融会;融合。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字义。
传承:传递和继承。承:继续,继承。
故选C。
- 根据课文默写。
中华文脉,源远流长,让我们走进诗文,传承经典,与时光作伴,听世纪回响。看一看,“芳草鲜美,①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优美春景;赞一赞,“气蒸云梦泽,②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壮丽风光;听一听,“微君之故,③___________”(《诗经·邶风·式微》)的低声控诉;品一品,“求之不得,④______________”(《诗经·周南·关雎》)的绵绵深情;学一学,“⑤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乐观心境。
【答案】 ①. 落英缤纷 ②. 波撼岳阳城 ③. 胡为乎中露 ④. 寤寐思服 ⑤. 海内存知己 ⑥. 天涯若比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缤纷、撼、寤寐、己、涯”等字词容易写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