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30分)
班级开展“畅游经典,致敬先贤”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一)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相关任务。
我们伟大的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我们灿烂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一个重要______就是文以载( )道、以文化人。而典籍,正是中华文化永不枯jié( )的源头活水,是永远给中华儿女以精神______、提醒我们不断进行精神反刍的范本。中华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而文脉不绝的原因,在于一代代华夏子孙以典籍为媒、薪火相传、接续前行。在我们的古汉语词典里,韦编三绝、汗牛充栋、洛阳纸贵……中国古人往往用赞美、敬佩的词语,称颂典籍的魅力和文化的______。古诗文经典已róng( )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这些经典的无形内核便是中国精神,有形载体就是中华典籍。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下列选项中对“历久弥新”中的“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填满 B. 遮掩 C. 更加 D. 接续
(3)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秘密 营养 继承 B. 奥秘 营养 传承
- 奥秘 滋养 继承 D. 秘密 营养 传承
(4)请根据语段中画横线句,拟写对联。
上联:中华文化历经千年文脉不绝
下联:____________
(二)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之心。孔子就曾经把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和对高尚道德的渴望,寄寓在一个“礼”字当中。孔子向学生传《礼》,通过孔门后学著述、传承,形成《礼记》。走进典籍,围绕“礼”开展专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3分)
【“礼”之义】
- 结合“礼”字演变台历图及字源的解说,用自己的话说说“礼”字的本义,补全板报内容。
【甲骨文台历第二十一字,礼演变】 | “礼”字由“示”与“乙”组成。“乙”是“豐”的简化,其甲骨文上部是两个“玉”字,下面是某种高脚的盘,类似于豆,古代用作祭器:盘中放着两串“玉”,用玉敬神表示人对神的敬重。“示”往往与天地鬼神祖宗有关。由此可知,“礼”的本义为:________ |
【“礼”之用】
- 请你把以下三则材料填到相应演讲话题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口费而烦,易出难悔,易以溺人。——《礼记·缁衣》
B.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礼记·曲礼上》
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演讲话题:
话题一:“礼”是君子应具备的品德和行为准则。((1)____________)
话题二:“礼”是社会公序良俗教化和生活指南。((2)____________)
话题三:“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愿景。((3)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答案】(1)zài 竭 融 (2)C (3)C
(4)示例:华夏子孙典籍为媒薪火相传/接续前行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和注音。
文以载道(wén yǐ zài dào):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
枯竭(kū jié):指资源或能源用光。
融入(róng rù):融合;混入。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日久弥新:弥,更加。指经历长久地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或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
故选C。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秘密”指有所隐蔽,不为人知;“奥秘”指深奥与神秘,通常指某个事件的由来复杂,不为一般人所知。结合语境可知,与“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搭配,使用“奥秘”恰当;
“营养”指机体从外界吸取需要的物质来维持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作用,或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滋养”意思是养育,培养。养分,养料。结合语境可知,空缺处应该使用动词,使用“滋养”恰当;
“继承”指依法承受死者的遗产或权利等。泛指接续前人的作风、传统等,后人继续做前人遗留下来的事业;“传承”泛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泛指对前人的经验进行传授和继承并发扬发展的过程。结合语境可知,与“文化”搭配,使用“传承”恰当;
故选C。
【小问4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