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
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34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夏季是草木生长旺盛的季节,天气愈热,万物愈加生机勃发。在山里,这种蓬勃的生命力达到了高潮,仿佛有看不见的通道,将所有热烈的色彩汇聚起来,如涓涓细流般不声不响,却鲜翠得几乎要溢出来。在一片翠绿之间,星罗棋布地点zhuì着一块块金黄的色彩,颜色稍微跳脱,但并不显得突兀。这便是山里的麦田。山里不比平原,没有 ① 的土地,也没有如黑土地般膏腴的土壤,不过,勤劳的山里人总能用他们的智慧去创造出耕地。一次次挥锄,一次次弯腰,一趟趟担肥,他们清除荒草,拣尽石块,让原本硬结的土地变得松软、肥wò。
于是,山间就有了耕田。一块块、一洼洼、一行行,大的能顶得上两个篮球场,最小的不过三五尺见方。因为只能依据地势而开垦,它们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长方形的、有圆形的,更多的是叫不出名字的不规则图形,几乎没有方方正正的标准的农田。但是话又说回来,什么才是“标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点zhuì______ 肥wò______
(2)给下列加点字标注正确的读音
溢出来______ 膏腴______
(3)文中画单横线处顿号使用有误,应改为______
(4)文中画双横线的四个短语中与其他三个短语结构类型不同的是( )
A. 生机勃发 B. 涓涓细流 C. 硬结的土地 D. 不规则图形
(5)在文中①处填入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望无际 B. 一泻千里 C. 一往无前 D. 一衣带水
2.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史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 。 , !
①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
②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
③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
④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A. ③②④① 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①② D. ②③④①
3.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 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笔下“世外桃源”的美好情景,现在我们常用“世外桃源”这一成语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 《登勃朗峰》先以小说笔法写登山过程中所见的勃朗峰景色,后以散文笔法写匪夷所思的“登山”过程,相辅相成,独具异趣。
D. 《虽有嘉肴》先以“嘉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然后得出课文的中心观点:教学相长,即教人和学习是互相促进的。
4. 名句默写
(1)蒹葭采采,______。(《诗经•蒹葭》)
(2)______,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______,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4)气蒸云梦泽,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7)万籁此都寂,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6)挥手自兹去,______。(《送友人》)
(7)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
答案与解析
一、积累运用(34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夏季是草木生长旺盛的季节,天气愈热,万物愈加生机勃发。在山里,这种蓬勃的生命力达到了高潮,仿佛有看不见的通道,将所有热烈的色彩汇聚起来,如涓涓细流般不声不响,却鲜翠得几乎要溢出来。在一片翠绿之间,星罗棋布地点zhuì着一块块金黄的色彩,颜色稍微跳脱,但并不显得突兀。这便是山里的麦田。山里不比平原,没有 ① 的土地,也没有如黑土地般膏腴的土壤,不过,勤劳的山里人总能用他们的智慧去创造出耕地。一次次挥锄,一次次弯腰,一趟趟担肥,他们清除荒草,拣尽石块,让原本硬结的土地变得松软、肥wò。
于是,山间就有了耕田。一块块、一洼洼、一行行,大的能顶得上两个篮球场,最小的不过三五尺见方。因为只能依据地势而开垦,它们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长方形的、有圆形的,更多的是叫不出名字的不规则图形,几乎没有方方正正的标准的农田。但是话又说回来,什么才是“标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点zhuì______ 肥wò______
(2)给下列加点字标注正确的读音
溢出来______ 膏腴______
(3)文中画单横线处顿号使用有误,应改为______
(4)文中画双横线的四个短语中与其他三个短语结构类型不同的是( )
A. 生机勃发 B. 涓涓细流 C. 硬结的土地 D. 不规则图形
(5)在文中①处填入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望无际 B. 一泻千里 C. 一往无前 D. 一衣带水
【答案】(1) ①. 点缀 ②. 肥沃
(2) ①. yì ②. yú
(3)逗号 (4)A (5)A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点缀(diǎn zhuì):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肥沃(féi wò):土地含有较多的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溢出来(yì chū lái):液体充满某个容器并向外流出。
膏腴(gāo yú):肥沃。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的使用。
“有长方形的、有圆形的”这句话中,“长方形的”和“圆形的”是并列关系,但它们前面都带着“有”字,使得句子在表达上有了一定的停顿和分隔。如果使用顿号,会使得句子的节奏过于紧凑,不符合语言表达的习惯。因此,应将顿号改为逗号。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短语类型。
A.“生机勃发”是主谓短语;
B.“涓涓细流”是偏正短语;
C.“硬结的土地”是偏正短语;
D.“不规则图形”是偏正短语;
故选A。
【小问5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
A.一望无际:指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B.一泻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
C.一往无前: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D.一衣带水: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域。原指窄小的水面间隔,后泛指江、河等水面不足以限制人们的交通与交往。
文中要来形容土地,用“一望无际”与语境更相符;
故选A。
2.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史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 。 , !
①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
②可 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
③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
④但是精神上 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A. ③②④① 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①② D. ②③④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②句“可是”表示转折,由前文对春天的珍惜转到后文到“春光易逝”的感叹。③句承接②句,用“落花流水春去也”的自然迹象表现“春光难永驻”;①句则解释“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些自然迹象是表现时间之易逝;④句用“但是”表示转折,虽然春光难存,时光易逝,但是人们应该在精神上保持春天般的活力,永远积极进取。据此可知正确顺序应为②③①④。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