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仪征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5-02-28 759
下载不了?请联系网站客服提交链接错误!
增值服务:

扬州仪征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5-02-28 八下 0 759
郑重承诺丨本站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Word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
每日更新
¥ 1 积分 (充值积分享更多优惠)
立即下载 充值积分
详情介绍

扬州仪征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学校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一同参与。
活动一:寻美之旅
“相信美,才会寻找美。寻找美,才会发现美。发现美,才会热爱美。”请你参与“寻美”,并完成任务。
(1)习总书记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没有美的滋养的人生必然是单调的、干涸的人生。
(2)中华民族历来把美作为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去追求,把美的教育和传承作为民族发展重要基石去重视。早在西周时期,礼乐便纳入当时的学校教育。
(3)美在自然:“气蒸云梦泽,① ”,孟浩然诗中洞庭湖烟波浩渺,气势磅礴;“曲径通幽处,② ”,常建笔下破山寺宁静清幽,静mì祥和;“芳草鲜美,③ ”,渔人眼中的桃花林如火如霞,绚丽美艳。
(4)美在气节:“④ ,寂寞沙洲冷”,贬谪黄州的苏轼托鸿抒怀,高洁自许,坚守理想;“⑤ ,只有香如故”,屡遭排斥的陆游借梅言志,傲然不屈,坚守自我。
(5)美在情怀:“挥手自兹去,⑥ ”,李白的惜别之情委婉含蓄,深切感人;“安得广厦千万间,⑦ ”,诗圣杜甫身在茅屋,心忧天下;“⑧ ,⑨ ”,老翁的矛盾心理,寄寓白乐天对百姓遭受宫市盘剥的深切同情。
(6)美在领悟:你可曾想驾着乌篷船伴着皎洁的月光去赵庄看社戏,在豆麦蕴藻香气里品尝旺相的罗汉豆?【甲】 , ?你可曾想沿着山坡拾级而上,在色彩斑lán、白云缭绕的勃朗峰顶饱览华丽的天衣云锦?
(7)①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一生都经历着审美发展。②也就是说,审美教育伴随着人的一生。③相应于个体审美发展的阶段性,审美教育也具有阶段性。④然而,由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在一生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⑤所以,个体的审美发展也就呈现出阶段性。⑥个体的审美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1. 按照要求完成题目。
(1)给加点字注音:干涸( ) 拾级而上( )
(2)根据拼音写汉字:斑lán( ) 静mì( )
2. 在①—⑨处填写相应的名句。
3. 请任选下列课文,补写在文中【甲】处横线上,使前后行成排比句式。
A《壶口瀑布》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7)小节句序混乱,请你帮忙整理,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⑥①②④⑤③ B. ⑥②④⑤①③
C. ③①④⑤⑥② D. ②①④⑥③⑤
5.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秋水河畔,芦苇丛中,《蒹葭》的抒情主人公反复寻求“伊人”,而“伊人”却始终若隐若现,恍惚迷离,展现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
B. 游记富有描写之美。阅读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我们似乎也化作了“一滴水”,跨入小店,领略了巴东文字的魅力;投身民居,体验了百姓生活的恬淡;穿城而出,欣赏了古城五彩斑斓的夜和旷野宁谧澄澈的美。
C. 叙事诗常有较强的抒情色彩。《石壕吏》通过细致的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了差吏如狼似虎,蛮横残暴的嘴脸,抒发对战乱中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让读者感受到诗圣悲天悯人的襟怀美。
D.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核舟记》中一枚“曾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它构思精巧,精细逼真,显示了我国古代的工艺美。

………………………………..

答案与解析
学校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一同参与。
活动一:寻美之旅
“相信美,才会寻找美。寻找美,才会发现美。发现美,才会热爱美。”请你参与“寻美”,并完成任务。
(1)习总书记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没有美的滋养的人生必然是单调的、干涸的人生。
(2)中华民族历来把美作为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去追求,把美的教育和传承作为民族发展重要基石去重视。早在西周时期,礼乐便纳入当时的学校教育。
(3)美在自然:“气蒸云梦泽,① ”,孟浩然诗中洞庭湖烟波浩渺,气势磅礴;“曲径通幽处,② ”,常建笔下破山寺宁静清幽,静mì祥和;“芳草鲜美,③ ”,渔人眼中的桃花林如火如霞,绚丽美艳。
(4)美在气节:“④ ,寂寞沙洲冷”,贬谪黄州的苏轼托鸿抒怀,高洁自许,坚守理想;“⑤ ,只有香如故”,屡遭排斥的陆游借梅言志,傲然不屈,坚守自我。
(5)美在情怀:“挥手自兹去,⑥ ”,李白的惜别之情委婉含蓄,深切感人;“安得广厦千万间,⑦ ”,诗圣杜甫身在茅屋,心忧天下;“⑧ ,⑨ ”,老翁的矛盾心理,寄寓白乐天对百姓遭受宫市盘剥的深切同情。
(6)美在领悟:你可曾想驾着乌篷船伴着皎洁的月光去赵庄看社戏,在豆麦蕴藻香气里品尝旺相的罗汉豆?【甲】 , ?你可曾想沿着山坡拾级而上,在色彩斑lán、白云缭绕的勃朗峰顶饱览华丽的天衣云锦?
(7)①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一生都经历着审美发展。②也就是说,审美教育伴随着人的一生。③相应于个体审美发展的阶段性,审美教育也具有阶段性。④然而,由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在一生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⑤所以,个体的审美发展也就呈现出阶段性。⑥个体的审美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1. 按照要求完成题目。
(1)给加点字注音:干涸( ) 拾级而上( )
(2)根据拼音写汉字:斑lán( ) 静mì( )
2. 在①—⑨处填写相应的名句。
3. 请任选下列课文,补写在文中【甲】处横线上,使前后行成排比句式。
A《壶口瀑布》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7)小节句序混乱,请你帮忙整理,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⑥①②④⑤③ B. ⑥②④⑤①③
C. ③①④⑤⑥② D. ②①④⑥③⑤
【答案】1. ①. hé ②. shè ③. 斓 ④. 谧
2. ①波撼岳阳城;②禅房花木深;③落英缤纷;④拣尽寒枝不肯栖;⑤零落成泥碾作尘;⑥萧萧班马鸣;⑦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⑧可怜身上衣正单;⑨心忧炭贱愿天寒
3. ①. 示例A ②. 你可曾想来到枯水季节的“龙槽”,在奔腾磅礴的黄河壶口领略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黄河精神?示例B:你可曾想登上海拔六千米的各拉丹东雪山,在坚冰丛莽间的冰塔林下品尝一口长江源头的水? 4. A
【解析】
【1题详解】
(1)本题考查字音。
干涸(gān hé):指河流、池塘等干枯无水。这个词常用来形容水源枯竭或长时间未得到水源补充的状态。
拾级而上(shè jí ér shàng):形容逐级登阶。其中,“拾”是“逐级”的意思,“级”指台阶,“而”表示修饰的连词,“上”指登上。整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一步步地登上台阶。
(2)本题考查字形
斑斓(bān lán):色彩灿烂绚丽的样子,非常美丽,多用来形容颜色丰富、五彩斑斓的景象或物品。
静谧(jìng mì):安静,形容环境非常宁静,没有声音或嘈杂,给人一种平和、安详的感觉。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撼、禅、缤、拣、零、碾、萧、寒、颜、炭、贱。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首先,需要明确题目要求补全【甲】处的横线,使其与前后文形成排比句式。注意到前后文都描述了一种具体的行动或场景,并强调了在这些场景中的“美在领悟”。
题目给出了两个选项A《壶口瀑布》和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这两个选项都是课文标题,代表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和场景。需要根据这两个选项的内容,构思出与前后文风格一致的句子。对于A《壶口瀑布》,可以想象站在瀑布前,感受黄河水的奔腾和轰鸣,这是一种壮阔与不羁的美。对于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可以想象踏上雪域高原,仰望雪山,探索冰塔林的奥秘,这是一种神圣与自然的美。补写的句子需要与前后文保持句式和风格的一致。例如,前后文都使用了“你可曾想……”的开头,以及“在……中……”的结构来描述场景和感受。同时,补写的句子也需要包含具体的行动或场景,并暗示或明示其中蕴含的美。
示例:
选择A《壶口瀑布》:
【甲】你可曾想象站在壶口瀑布前,任由那千军万马奔腾而来的黄河水激荡你的心灵感受那份壮阔与不羁?
选择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甲】你可曾梦想踏上雪域高原,在长江之源各拉丹冬晶莹剔透的冰塔林中探索自然的奥秘与神圣?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句子⑥是一个总述,它提出了“个体的审美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一观点,适合作为开头,因为它为后续的句子提供了背景和框架。紧接着,句子①具体描述了这一“完整过程”的时间跨度,即“从出生到老死”,这自然地引出了审美教育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句子②紧接着①,说明了审美教育是如何伴随这一过程的,即“伴随着人的一生”。然后,句子④和⑤通过解释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变化,来阐述为什么个体的审美发展会呈现出阶段性。这里,④先提出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随时间变化,⑤再基于这一点说明审美发展的阶段性。最后,句子③总结了上述关于审美发展阶段性的讨论,并指出审美教育也相应地具有阶段性。
根据上述分析,排序最恰当的是⑥①②④⑤③;
故选A。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积分,请先

1.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3. 如果你也有好的教学资源,可以到用户中心发布,分享有积分奖励和额外收入!
4. 本站提供的江苏地区全方位的教学资源等等其他资源,都不包含技术服务请大家谅解!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
6.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
7. 如遇到加密压缩包,默认解压密码为"jiangsu100",如遇到无法解压的请联系管理员!
8. 因为本站资源均为可复制品,所以不支持任何理由的退款兑现,请斟酌后支付下载
声明:如果标题没有注明"已测试"或者"测试可用"等字样的资源源码均未经过站长测试.特别注意没有标注的源码不保证任何可用性!

江苏100教学资源网 八下 扬州仪征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https://www.jiangsu100.com/1930.html

常见问题
  • 本站所有资源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这里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请勿直接商用。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更多说明请参考 VIP介绍。
查看详情
  • 最常见的情况是下载不完整: 可对比下载完压缩包的与网盘上的容量,若小于网盘提示的容量则是这个原因。这是浏览器下载的bug,建议用百度网盘软件或迅雷下载。 若排除这种情况,可在对应资源底部留言,或 联络我们.。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