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1. 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B. 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C. 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 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2. 某记者为一次重大的纪念活动撰写的报道中说:“对国家而言,它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边防的巩固,对藏民而言,意味着旧社会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这次活动纪念的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西藏民主改革 D. 西藏自治区建立
3. 1954年9月15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有了这样广泛的代表性,这个代表大会所讨论和决定的一切,就将完满地表达全国人民的意志。”“这个代表大会”
A.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 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 通过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 推动了全面平反冤假错案工作 展开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1. 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B. 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C. 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 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所以导致了“人民”一词频繁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B项正确;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2. 某记者为一次重大的纪念活动撰写的报道中说:“对国家而言,它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边防的巩固,对藏民而言,意味着旧社会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这次活动纪念的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西藏民主改革 D. 西藏自治区建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对国家而言,它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边防的巩固”和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2月,西藏地区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西藏代表团到达北京。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B项正确;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排除A项;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是在西藏和平解放之后,彻底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排除C项;1965年西藏自治区建立,有利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排除D项。故选B项。
3. 1954年9月15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有了这样广泛的代表性,这个代表大会所讨论和决定的一切,就将完满地表达全国人民的意志。”“这个代表大会”
A.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 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 通过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 推动了全面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展开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关键词“1954年9月15日、有了这样广泛的代表性,这个代表大会所讨论和决定的一切,就将完满地表达全国人民的意志”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1954年召开的一届人大。1954年一届人大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C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故A不合题意;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故B不合题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动了全面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展开,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