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涟水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本次考试分试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规定范围内,写在试卷上,答题无效。本次语文试卷共6页,测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20分)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古诗词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有的清新tián淡,描绘了宁静悠闲的田园生活;有的气势磅礴,描绘了金戈铁马的征战场面;有的豪放漂逸,描绘了雄奇瑰丽的想象世界……读古诗词不仅能带来审美愉悦,而且能够______(提升 拉升)精神境界。
(1)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在田字格里。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征:______ tián:______
(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______改为______
(4)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______
- 希望中学八年级准备开展“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创作一条以“和”为主题的宣传标语,要求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2)近期,校园不和谐现象偶有发生,为了彰显“和”内涵,学校准备开展“构建和谐校园”的主题活动,请你仿照示例再策划两种活动形式。
示例:举办“和”为主题的故事分享会
(3)校图书馆,你们班两位同学因想借同一本书发生了争执,请你用“以和为贵”的思想对他们进行劝导。(要求:引用一句名言或警句)
- 诗、文名句填空。
①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④子非我,______?(《庄子》二则)
⑤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营造了夜深人静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做铺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二、(60分)
(一)(6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
明·李翠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②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③,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释】①明卿:诗人的好友。②楚:指江西,古为南楚。③逐客:指被贬逐出京的官员。
- “秋色遥看入楚迷”一句中的“迷”字有何妙处?
-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两句包含了怎样的情感。
(二)(18分)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
【乙】
①胡溏庵①见杨龟山,龟山举两肘示之曰:“吾此肘不离案三十年,然而于道有进。”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②,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③北归,窗下石上,双趺④之迹隐然,至今犹存。前辈为学,勤苦如此。然龟山盖少年事,无垢乃晚年,尤难也。
②高适五十始为诗,为少陵⑤所推。老苏⑥三十始读书,为欧公⑦所许。功深力到,无早晚也。圣贤之学亦然,东坡诗云:“贫家净扫地,贫女巧梳头。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朱文公⑧每借此句作话头,接引穷乡晚学之士。
(选自《鹤林玉露》)
【注释】①胡澹庵:人名。后文杨龟山、张无垢均为人名。②昧爽:天将亮未亮时。③洎(jì):及。④趺(fū):同“跗”,足背。这里指脚。⑤少陵:即杜甫。⑥老苏:指苏洵。⑦欧公:指欧阳修。⑧朱文公:即朱熹。
-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
寓城西宝界寺
-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不知其旨也______ ②学学半______
③如是者十四年______ ④为欧公所许______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 【甲】文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佳肴”写起?
- 【甲】【乙】两文均与学习相关,但作者想表达的关于学习的观点却不相同,请分析不同之处。
……………………………
参考答案
【答案】(1)示例: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言之有理并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即可)
(2)示例:举行“和”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举行“和”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主题吻合且是活动形式即可)
(3)示例:两位同学,你们好!古人说:“礼之用,和为贵。”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借书学习本来是件值得骄傲的事,但若为了一点争执而伤害了同学之间的感情,真是得不偿失啊。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
宣传标语是在宣传时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一个意思从而达到某种宣传目的。拟写宣传标语必须符合宣传对象的特点,紧扣主题,字数适中,句式整齐,用语通俗,内容积极,修辞鲜明等。
本题要求围绕“以和为贵”主题展开,在构思口号时,可以从和的作用、和的好处、和的意义等方面入手,突出和的重要性或益处。口号应该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易于记忆,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使口号更具吸引力。
示例1: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示例2:崇尚“和”文化,传承“和”思想。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活动设计的拟写。
学校开展的主题活动主要有:板报设计、唱歌比赛、话剧表演、辩论赛、诗歌朗诵、征文比赛、知识竞赛、人物评选、手抄报比赛、书法比赛等。
本题主题活动设计围绕“以和为贵”主题展开,所选活动适合学校活动的开展即可。
示例1:举行“以和为贵”诗歌朗诵会,共赏诗歌的美。
示例2:举办“以和为贵”主题征文比赛,共赏美文。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劝说词。
同学之间发生争执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作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践行者,我们应该秉持“以和为贵”的思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他们进行劝导:
1.换位思考: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需求,但是当我们发生争执时,我们需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试着理解对方的想法和需求,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沟通和解决问题。
2.沟通和协商:当发生争执时,我们应该积极地沟通和协商,寻找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导致矛盾升级。
3.尊重和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需求和权益,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对方。在争执中,我们应该保持冷静,不要恶语相向,尊重对方的权利和感受。
4.团结友爱:我们是一个班级的同学,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发生争执时,我们要记得我们是一个团队,应该共同努力,解决问题,而不是让矛盾加深。5.遵守规则:作为学生,我们应该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借书的问题上,我们可以向图书馆管理员寻求帮助,按照规则解决问题。
同时要注意题干要求,引用一句名言或警句。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之至也,礼来一也”“和为贵,和则生,斗则死”等。
示例:两位同学,你们好!古人说:“礼之用,和为贵。”我知道你们都很想借到那本书,但是争执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要以和为贵,相互理解,共同协商。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本书是公共资源,大家都有权利借阅。但是,我们也应该考虑到彼此的感受,尽量避免同一时间借阅同一本书。你们可以先沟通一下,看看有没有可能错开时间,或者互相交换一下书籍,这样既可以满足大家的需要,又可以维护我们班级的和谐氛围。希望你们能够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相互体谅,共同解决这个问题。谢谢!
- 诗、文名句填空。
①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④子非我,______?(《庄子》二则)
⑤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营造了夜深人静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做铺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曲径通幽处 ②.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③. 零落成泥碾作尘 ④.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⑤. 缺月挂疏桐 ⑥. 漏断人初静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幽、庇、俱、零落、碾、疏、漏、初”等字词容易写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