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海门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答案必须按要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28分)
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江海中学组织“何以长江”研学之旅,请你参与。
阅读活动开场白,完成下面小题。
滔滔长江自雪域发源,wān yán于群山莽原之间,向东汇入大海。它勾勒了烟柳江南、水墨雨巷,涂抹了湖光山色、水村山郭。在诗人笔下,它可以是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从容,A ,可以是曾公亮“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的气势。与páng bó壮阔的黄河不同,它静穆沉雄,灵动柔美。正是这样的个性,yùn yù了绚丽多彩的长江流域文明,哺育了聪慧灵秀的长江两岸儿女,B更濡养了自强不息、开拓进取。
-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 根据语境,仿照示例,A处续写句子。
- 文段中B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
【探·一江源】
- 同学们观看纪录片,搜集资料,组织主题讨论。
资料一:
资料二:
解说词节选
女:长江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生活了千千万万个春秋,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的主峰格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它的实际长度是6380多公里,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第三大河。
男:长江的干流从青海出发,流经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0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注入东海。支流洋洋洒洒,分布在甘肃、陕西、河南、贵州、广西和浙江。整个长江流域的面积多达18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
女:长江的干流又分成上游、中游、下游: A
资料三:
长江上中下游分布图
我:今天,我们一起来探源长江,聊聊我们的母亲河。
小语:太好了。你觉得资料一图片可以作为我们讨论会的宣传海报吗?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语:你一解释,我明白了。解说词A处少了一段话,长江上中下游到底怎么划分的呢?
我:参看资料三图片,我们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语:通过观看纪录片,大家对母亲河——长江一定有了新的认识吧?你能用一些四字短语概括你所了解的长江吗?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语:这样的长江,值得我们好好守护。你能拟写一条宣传标语,倡导守护行为吗?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同学们围绕经典书目,循文化之源,进行好书分享。
书目 | 读书方法 | 策略运用 |
经典常谈 | 目的选择 | 老师让你介绍字的演化过程。为了顺利完成这个任务,你
可以选择阅读篇章《______》。 |
____选择 | 研学中,小语参观了屈原祠,对屈原产生浓厚兴趣。她想更深入了解屈原,于是选择阅读篇章《辞赋第十一》。 | |
问题选择 | 小语:《经典常谈》谈了哪些经典?
你:想快速解决问题,可以采用_______的读书策略,明确一共13篇著作,系统介绍了______。 |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关联选择 |
下列河流中,你准备选取哪条河流来比喻保尔·柯察金?并结合原著内容说明理由。
赤水河:我国唯一未被污染的长江支流,始终保持其纯粹的姿态; 黄浦江:长江在这里一路奋进,奔流入海; 大渡河:地势陡上陡下,落差巨大,蕴藏无限能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吟·一组诗】
- 同学们沿江东下,吟诵诗文,寄托情思。
地点 | 诗人 | 诗篇 | 诗句 |
蜀州 | 王勃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海内存知己,_______ |
成都 | 杜甫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 |
桃花源 | 陶渊明 | 《桃花源记》 | 芳草鲜美,_______。 |
洞庭湖 | 孟浩然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
黄州 | 苏轼 | 《卜算子》 | 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 |
常熟 | 常建 | 《题破山寺后禅院》 | ________,但余钟磬音。 |
………………………….
参考答案
【答案】1. 蜿蜒 磅礴 孕育
- 示例:可以是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的开阔。
- 在“开拓进取”后加“的精神”(品质、气质等)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wān yán(蜿蜒):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páng bó(磅礴):形容气势盛大,广大无边。
yùn yù(孕育):怀胎生育,比喻在既存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2题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根据上下句“它可以是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从容”“可以是曾公亮‘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的气势”可知,仿写句要写出连续的两句诗,并领悟其内涵。句式为:可以是+作者+古诗句+感受。
示例一:它可以是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沧桑。
示例二:它可以是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厚重。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和“濡养”搭配,在“开拓进取”后加“的精神”(或的品质、的气质等)。
【探·一江源】
- 同学们观看纪录片,搜集资料,组织主题讨论。
资料一:
资料二:
解说词节选
女:长江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生活了千千万万个春秋,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的主峰格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它的实际长度是6380多公里,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第三大河。
男:长江的干流从青海出发,流经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0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注入东海。支流洋洋洒洒,分布在甘肃、陕西、河南、贵州、广西和浙江。整个长江流域的面积多达18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
女:长江的干流又分成上游、中游、下游: A
资料三:
长江上中下游分布图
我:今天,我们一起来探源长江,聊聊我们的母亲河。
小语:太好了。你觉得资料一图片可以作为我们讨论会的宣传海报吗?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语:你一解释,我明白了。解说词A处少了一段话,长江上中下游到底怎么划分的呢?
我:参看资料三图片,我们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语:通过观看纪录片,大家对母亲河——长江一定有了新的认识吧?你能用一些四字短语概括你所了解的长江吗?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语:这样长江,值得我们好好守护。你能拟写一条宣传标语,倡导守护行为吗?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资料一的图片由“两岸高山相夹的长江”图像和文字“话说长江”构成,图片为海报背景,展示了长江独特的地貌,“话说长江”两字位于海报下部,十分醒目。整幅图片画面清晰,主题鲜明,紧扣讨论主题——长江,所以可以作为讨论会的宣传海报 ②. 从长江源头到宜昌,是上游;从宜昌到湖口,是中游;从湖口到上海崇明东面的入海口,是下游。 ③. 历史悠久、流域广阔 ④. 示例:守护长江,人人有责。
【解析】
【详解】①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作答时先分析图片中的构图要素,然后再分析其与主题“长江”的关联即可。
例如:资料一的图片上展现的是长江和它两岸的山,这是海报的背景,体现了长江的地貌,展示了长江独特的地貌,展示了长江独特的地貌,“两岸高山相夹的长江”在图片的正下方有汉字“话说长江”以及在汉字的下面的“话说长江”的拼音,其中汉字“话说长江”的艺术效果就如同流水一般,很有艺术感,让人联想到长江之水。整幅图片突出了“长江”的主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所以它可以作为讨论会的宣传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