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研八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20分)
1. “我们用了28年办了一件大事,把三座大山搬掉了。”这件“大事”完成的标志是(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新中国的成立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2. 流行词汇是时代 反映,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从“人民解放军”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这表明我国( )
A. 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D. 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3. “经过三年的英勇奋战,终于迫使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南、朝鲜基本上重新以北纬38°线为分界线。”从上述信息可以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
A. 背景 B. 目的 C. 结果 D. 意义
4. 一个有希望 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朝鲜战场上涌现的英雄有( )
A. 董存瑞 B. 佟麟阁 C. 黄继光 D. 雷锋
5. 作家王西彦回忆说:“我给那部反映农村巨变的作品取了个《春回地暖》的书名,庆幸乡亲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不再寒冷如冰,他们的命运也开始了真正的转变。”作家感叹庆幸“乡亲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不再寒冷如冰”,是因为这次巨变( )
A. 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捍卫了新中国安全
B. 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 主人
C. 实现了由土地私有制到土地公有制的转变
D. 在土地公有的基础上,农民得到了土地经营权
……………….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研八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20分)
1. “我们用了28年办了一件大事,把三座大山搬掉了。”这件“大事”完成的标志是(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新中国的成立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用了28年”“把三座大山搬掉了”等内容,结合所学知识,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的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28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终于在1949年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大山,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B项正确;“用了28年”指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ACD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2. 流行词汇是时代的反映,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从“人民解放军”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这表明我国( )
A. 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D. 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表明我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C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A项;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1954年,排除B项;土地改革完成,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1949年还没有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3. “经过三年的英勇奋战,终于迫使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南、朝鲜基本上重新以北纬38°线为分界线。”从上述信息可以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
A. 背景 B. 目的 C. 结果 D. 意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经过三年的英勇奋战,终于迫使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南、朝鲜基本上重新以北纬38°线为分界线”可知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是迫使美国于1953年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维持南朝鲜分裂对峙的局面,C项正确;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是美国干涉朝鲜内战并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而目的是是保家卫国,但是题干没有涉及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或目的,排除AB项;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是捍卫了新中国和朝鲜的安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但在题干中没有得到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4.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朝鲜战场上涌现的英雄有( )
A. 董存瑞 B. 佟麟阁 C. 黄继光 D. 雷锋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在朝鲜战场”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中,为了使部队顺利前进,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地堡疯狂扫射的机枪眼,最终英勇牺牲,是当之无愧的战斗英雄,“最可爱的人”,C项正确;董存瑞是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排除A项;佟麟阁是全面抗战爆发后捐躯疆场的高级将领,排除B项;雷锋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解放军好战士,排除D项。故选C项。
5. 作家王西彦回忆说:“我给那部反映农村巨变的作品取了个《春回地暖》的书名,庆幸乡亲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不再寒冷如冰,他们的命运也开始了真正的转变。”作家感叹庆幸“乡亲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不再寒冷如冰”,是因为这次巨变( )
A. 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捍卫了新中国安全
B. 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C. 实现了由土地私有制到土地公有制的转变
D. 在土地公有 基础上,农民得到了土地经营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庆幸乡亲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不再寒冷如冰,他们的命运也开始了真正的转变”、“乡亲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不再寒冷如冰”可知,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我国进行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土地剥削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真正获得解放。因此材料中农民的命运巨变是由于土地改革后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B项正确;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是指在国际关系中我国的影响力上升,而材料是我国实行土地改革,不涉及国际社会,排除A项;C项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而材料是土地改革,排除C项;D项1978年农村改革的表现,而材料是土地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