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徐玲玲 审核人:李春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家国情怀是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即使你是一个小人物。如果把世界看作一个舞台,能站在舞台中央、妇(rú) 皆知的人毕竟不多,更多的是处在舞台边缘、鲜为人知的小角色,但只要我们在自己的位置发挥好自己的职责,依然能够_____整个舞台,生活不会因为平凡而失色,小人物的生命一样可以结出丰(ráo) 的果实。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①妇 _____(rú)皆知
②丰 _____(ráo)
(2)给加点字注音。
鲜 人知
(3)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闪亮 B. 点燃 C. 点亮
2. 根据课文默写。
①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②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③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④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⑤______________,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⑥在《木兰诗》中,写木兰万里迢迢,以矫健雄姿迅速奔赴战场:“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词性判断。
3. 词性判断
“谁是最可爱的人”一句中“谁”“是”“最”“可爱”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 )
A. 副词 动词 形容词 名词 B. 代词 动词 副词 形容词
C. 代词 副词 形容词 名词 D. 副词 动词 介词 形容词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一时说错话,原以为他会生气,想不到他却不以为然。
B. 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微不足道 ,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城市需要“美容师”。
C. 这本书的印刷十分粗拙,应该是一本盗版书。
D. 在母亲 不断诘问之下,他终于说了事情的原委。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对青少年 教育,增强他们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
B. 学习成绩的高低并不是考查孩子是否优秀的绝对标准。
C. 通过这场大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D. 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应该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
江阴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徐玲玲 审核人:李春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家国情怀是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即使你是一个小人物。如果把世界看作一个舞台,能站在舞台中央、妇(rú) 皆知的人毕竟不多,更多的是处在舞台边缘、鲜为人知的小角色,但只要我们在自己的位置发挥好自己的职责,依然能够_____整个舞台,生活不会因为平凡而失色,小人物的生命一样可以结出丰(ráo) 的果实。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①妇 _____(rú)皆知
②丰 _____(ráo)
(2)给加点字注音。
鲜为人知
(3)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闪亮 B. 点燃 C. 点亮
【答案】(1) ① 孺 ②. 饶
(2)xiǎn (3)C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妇孺皆知(fù rú jiē zhī):妇女和小孩子都知道。形容事情散播得非常广,大家都知道。
丰饶(fēng ráo):丰盛;富饶。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鲜为人知(xiǎn wéi rén zhī):很少有人知道。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闪亮:发出亮光。
点燃:引着火,使燃烧。
点亮:使发亮光。
横线处指小角色发挥职责,使舞台发亮,因此用“点亮”恰当;
故选C。
2. 根据课文默写。
①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②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③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④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⑤______________,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⑥在《木兰诗》中,写木兰万里迢迢,以矫健雄姿迅速奔赴战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谁家玉笛暗飞声 ②. 独坐幽篁里 ③. 双袖龙钟泪不干 ④. 惟解漫天作雪飞 ⑤. 雄兔脚扑朔 ⑥. 安能辨我是雄雌 ⑦. 万里赴戎机 ⑧. 关山度若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幽篁、惟、朔、雄雌、戎”等字词容易写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