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盐都区第一共同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
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9分)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 A (朴素/朴实)情感,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
因为有满腔家国情怀,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才留下了一段段家喻户晓的故事:端木蕻良为洗去故乡的污秽和耻辱而立下铮铮shì yán;闻一多kāng kǎi淋漓斥特务,气冲斗牛震华天;邓稼先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jū gōng尽瘁,死而后已……这些都会让我们心潮澎湃。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和生存的强大动力。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铮铮shì yán kāng kǎi 淋漓
jū gōng 尽瘁 心潮澎湃
(2)A处应填的词语是 。(1分)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4)下列对语段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语段中加点的“以”“因为”“才”的词性分别是副词、连词、介词。
B.语段中加线的成语“家喻户晓”“气冲斗牛”“死而后已”使用正确。
C.语段中的“:”表示引出下文,“……”表示列举的省略。
D.语段中“端木蕻良……闻一多……邓稼先……”修辞是排比。
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桃李不言, 。 《史记•李将军列传》
(2) ,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3)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
(4)将军百战死, 。 《木兰诗》
(5)古往今来,爱国是诗歌常见的主题。《木兰诗》中,木兰替父从军、保家卫国,“ , ”两句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木兰的行军速度之快、决心之坚。请再写出其他古诗中表现爱国主题的连续两句: , 。(试卷上出现的除外)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指的是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等书。
C.《木兰诗》的作者是北宋的郭茂倩,这是一首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乐府民歌。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世人称为“诗仙”。他和“诗圣”杜甫并称“李杜”。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盐城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5.七(1)班准备在本班开展“传承爱国基因,厚植家国情怀”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一起完成下面的任务。(7分)
………………
参考答案
1. (9分)(1)(4分)誓言 慷慨 鞠躬 péng pài
(2)(1分)朴素
(3)(2分)将“发展”和“生存”的位置对调
(4)(2分)A
2.(8分)(1)下自成蹊
(2)靡不有初
(3)安能辨我是雄雌
(4)壮士十年归
(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爱国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答案不唯一)
3.C(2分)
4.C(2分)
5.(7分)
(1)①(1分)有武力护卫的城邑或疆域 ②(1分)①
(2)(2分)C
(3)①老师您好,请问开展这次活动的意义是什么呢?(2分)
②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活动形式来传承红色精神呢?(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