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29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相应的题目。(7分)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朴素情感。闻一多锲而不舍地钻研古代典籍,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邓稼先的一生没有彷徨,没有矛盾,是当之无愧的“两弹”元xūn□; 光未然用铿锵之音让我们体会到惊涛澎 pài□、掀起万丈狂澜的黄河之势;长征中红军凭借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和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成功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大山——老山界。每一个妇rú□皆知的名字背后,都有一个可歌可泣。历史的星空,也因有这些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
(1)成语“锲而不舍”中“锲”的正确读音是( ) (2分)
A.qì B.qiè C.xiē
(2)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元xūn( ) 澎pài( ) 妇 rú( )皆知
(3)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
2. 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哎,往前看,人特别多!”句中加点词的词性依次是叹词、动词、副词。
B. 构成排比修辞的各部分是没有主次先后之分的。
C. “清明节时,各校都进行了缅怀先烈的仪式。”是病句。
D. “这个人仗着自己有才能,锋芒毕露,经常喜欢在公开场合表现自己。”加点成语使用恰当。
3.下列对课文内容或主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黄河颂》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定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B.《老山界》叙述了长征中红军克服重重困难,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的故事,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资治通鉴》是西汉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D.《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4.默写(10分)
(1)独坐幽篁里, ▲ 。
(2) ▲ ,关山度若飞。
(3)谁家玉笛暗飞声, ▲ 。
(4)深林人不知, ▲ 。
(5)杨花榆荚无才思, ▲ 。
(6)策勋十二转, ▲ 。
(7)诗贵在含蓄。岑参的《逢入京使》中不说旅途艰辛,只捎话给家人,思亲又不愿让亲人担心的句子是 ▲ , ▲ 。
(8)《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的句子是 ▲ , ▲ 。
5.综合性学习(6分)
某校举办“爱国精神永驻心中”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班级要举办一期爱国诗词的主题黑板报,下面是小明同学在活动中搜集的素材,其中不符合爱国主义主题的一项是( )(2分)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D.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
……………..
参考答案
1. (1)B(2分) (2)勋 湃 孺(3分) (3)在“可歌可泣”后加上“的事迹”(补充合适的宾语即可)(3分)
2. C(3分)
3. D(3分)
4. (10分)
(1)弹琴复长啸
(2)万里赴戎机
(3)散入春风满洛城
(4)明月来相照
(5)惟解漫天作雪飞
(6)赏赐百千强
(7)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8)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 (1)C(2分)
(2)追求理想彰显爱国精神(2分)
(3)采访提纲(方案、内容、问题);采访时间(2分)
6. 1.虎妞(1分) 好逸恶劳,粗俗泼辣(2分) 在小说中,祥子其实本来就叫祥子,后来军阀混战,祥子被抓壮丁。他瞅准机会逃了出来,顺手牵了三匹骆驼,于是送他个外号叫骆驼祥子(意对即可)(2分)
7. 客观原因:黑暗社会的压迫,他人的影响。当时的社会是北洋军阀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是黑暗的、畸形的、病态的,人民过着贫苦悲惨的生活。此外,祥子的婚姻、爱情,以及他生活圈子中的其他人也或多或少对祥子的人生悲剧产生了不少影响。(2分)
主观原因:祥子思想上的局限、性格和心理上的弱点。他无法认清灾难的社会根源,不知道个人的努力比起社会沉重的压迫是多么微博足道,同时还有着小农保守的典型心理和性格特征。(2分)
8. (1)“乱”字形象地写出了春草的繁茂之状,突出了春草生命力强、生长旺盛的特点。(2分)
(2)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厌恶世俗、不愿追名逐利的思想情感。(2分)
9.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游息矣(2分)
10. (1)只是。 (2)另,另外。(3)才。(4)曾经。(4分)
11. (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2分)
(2)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韵,收获就会非常大了!(2分)